新华社评论:反对官僚主义|如果可能的话,应该
栏目: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2025-11-07 13:39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标题:如果可能的话,减少装饰门面的资金。新华社陈诺报道,新修订的《党政机关严格节约反消费的规定》正式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党政机关带头过紧张生活的“螺栓”,再次发出了政府每一分钱都要显着节约、务实使用的明确信号。尤其是与窗饰有关的无用开支,应尽可能节省和减少。最近中央报道和媒体曝光的一系列典型案例表明,“面子”倾向并不少见。一些城市以文化旅游为名“花钱”实施乡村项目,最终落得“烂尾楼”。在一些村庄,新建的农村公厕可能看起来很宏伟,但由于存在问题由于水电费高、清洁困难等原因,有的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无法长期使用。 “样板房”;有的地方投入巨资在政务室安装炫酷大屏幕,但只在参观时才打开屏幕……这些“面子工程”的新变种,往往隐藏在“创新”、“民生”、“效率”的幌子下,更加隐蔽、扑朔迷离。这些行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财力,而且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卡拉计划”的本质在于政绩观念、伦理观念的错位和责任意识的缺失。一些高管习惯于“花钱造势”,认为只有花大钱才能取得伟大成果。他们盲目地建立职位和项目,不顾自己的真实需求和财力。一个结果,在很多情况下,“一个项目可能一开始很忙,但最后会有一段安静的时期”。不仅丢了面子,连名誉都丢了,人心也会变冷。真正的面目不是花钱就能得到的,而是靠努力才能得到的。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办更多实事,把更多资源投入到支持就业、改善教育、改善医疗卫生、加强养老等民生领域,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和关切。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精细化等社会发展重要环节。只有这样的投资才值得,这样的脸才真正的出彩。抑制“花钱买面子”的冲动,党政机关必须“坚持严谨朴素,主动担当困难群众”。要使制度成为真正活生生的“高压线”,需要加强监督问责,对有意“投射形象”、“露脸”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严肃处理、举报曝光。同时,要推进高管评价体系改革,强调绩效导向,确保努力工作、得到公众认可的高管有舞台,流于形式、表面表态的高管没有市场。党政机关要过苦日子,不是不花钱,而是不乱花钱,把党政机关的狭隘生活变成人民富裕生活,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政治的温暖,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