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灯火辉煌,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越夜越精彩”模式。以绿色电力为动力的智能电网如何为这一国际盛事保驾护航?志愿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媒体服务?搬到户外的进博会市场如何变身“各国文化殿堂”?
今晚,跟随总社记者的脚步,通过灯光下的创新脉动,感受进博会的生生不息的活力。
1
“绿色电灯”照亮“四叶草”
第八届进博会正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南广场如火如荼地进行。天色渐暗,一个名为“四叶草”的巨型物体被光芒照亮。作为一个环保低碳的场馆,每一个照明灯具、每一个设备的运行能力都在不断提升。这里会得到一个“绿色”的音符。进博会连续三年举办全绿色能源展。 “绿色能源之光”是东海的风能和西部的清洁能源。
位于国展中心的进博会供电服务现场指挥中心,6米宽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6000多个采集点的数据。该系统还融入了数字孪生技术,并于今年新增了AI智能决策模型。通过该系统,工作人员可以指挥巡检机器人执行巡检任务。
今年,电力安全部门创建了覆盖现场所有电力设备的实时故障预测和状态评估系统。他们对关键站点和路线进行运行检查和全天候检查,确保有轨电车全天待命,并联合开展夜间运营。
2
AI“匹配器”与数字人的相遇
作为黑鬼秋季,进博会新闻中心依然热闹非凡。志愿者机器人“太子”已经值班,目前可以提供互动问答、展区介绍等服务。
在公共媒体领域,AI(media(via)岛现已开放。大规模模型和人工智能服务为媒体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数字真人播音、AI海报、AI音乐等功能,让报道和采编变得更加高效,不少中外记者都现场体验过。
新闻中心即使在夜晚也灯火通明,志愿者“小床单”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大家提供解答和建议。茶歇区提供的夜宵和深夜续杯也让进博会的夜晚更加温暖。
3
“一步一世界”体验进博会美代哈市场
位于进博会总部前的格陵兰国际商品交易港是“会展营销”的排头兵,放大进博会连锁反应的主要交通设施之一。
今年,进博会绿色义卖首次在户外广场启动。以“一地一步、一区一特色”为理念,融合了全球风情市场、路边小吃车、文化博物馆资产等多种内容。集市还精心挑选了进博会历年来的畅销产品,比如记者在国外国家馆多年积累的基础上采购到的东帝汶咖啡、伊朗米纳陶瓷等。可以说是进博会户外分会场的“缩影/试用版”。
市场营业至晚上9点,将进博会的元素延伸到室外,激发了夜晚的活力。旅客经过展馆将能够体验到“世界各地的美好事物”、“世界各地的美食、世界各地的文化”。环游世界”,无国界剧场将带来中外木偶剧,打造沉浸式全球文化体验空间。夜晚,“四叶草”周边区域将因“烟花”而充满新活力。